幼儿课堂中的音乐,如童谣、早安歌曲等,不仅为读写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唱歌和歌曲创作还可以用来构建一个包容的、多元文化的课堂。
作为一名学龄前教师,创作歌手玛利亚姆黛比(Mariam Dahbi)发现音乐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学习工具,这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一起唱歌很有趣。她还发现,音乐是在课堂上反映孩子们身份的一种强有力的方式。
“音乐是跨文化包容和交流的绝佳媒介,它让每个人都兴奋不已,从而减少了沟通交流的障碍,”黛比说。她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一名博士生,并作为团队的一员进行研究,该团队旨在更好地了解幼儿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使用音乐的方式。“这意味着让学生更容易创造和分享他们认为代表自己想法、思想和感受的任何东西。”
这个庞大的研究团队包括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教授和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初步调查数据显示,那些有双语学习者(并且在家说一种以上语言)的课堂上使用音乐的频率更高。
黛比提出了五种方式,可以有效启发教育工作者如何使用音乐激发创造力,同时促进多语言发展,以及建立包容性的课堂文化。
1.向学生介绍来自不同文化和传统的不同类型的音乐
作为一名学龄前教师,黛比会在需要听歌或唱歌时让学生做出选择。她总是对他们的选择感到惊讶,因为孩子们经常选择的歌曲虽然是关于形状和颜色等学龄前主题,但听起来更像是在广播中播放的创作歌手的曲调。事实上,研究表明,幼儿的音乐品味往往更自由,因此这个年龄段是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音乐传统的绝佳时机。
2.将其他语言融入课堂歌曲
许多教师使用歌曲作为早上问候孩子的一种方式,这些歌曲易于改编成包含其他语言的短语。因为每天早上都会唱这些歌曲,所以例行公事有助于在班级文化中融入欢迎、包容的信息。“这很棒,因为孩子们可以在早上做的第一项活动中听到自己的语言,并且是欢迎每个人的,”黛比说,“正在学习英语或在家不会说英语的孩子会感到被包容,从而成为他们开启语言对话的开端。”
3.让学生创作音乐和创造乐器
让孩子自己写音乐或歌词,或生成自己的节奏和声音,有助于建立强烈的自我意识。 “从某种意义上说,创作一首歌是帮助孩子们塑造自己的身份,并告诉每个人你是独一无二的,”黛比说。为了加强社区意识,她建议让孩子们有时间分享自己的歌曲并学习彼此的创作。
孩子们可以尝试创造自己的乐器。虽然有些学校可能会为学生购买乐器,但用纸板箱和橡皮筋制作吉他,或敲击水杯,并注意随着玻璃杯变空发现音调如何变化,这样不仅很有趣,而且还是一门快速学习基础物理的课程。
4.让家庭参与其中
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有他们喜欢使用的歌曲,在多语言课堂中,这样可以减少沟通障碍,让学生在听到熟悉的东西时感到受到课堂欢迎。这样做的一种方法是引入孩子们已经熟悉的东西。比如,与家人合作将一首歌曲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或要求家人将歌曲带入课堂。
邀请家长或学生教全班孩子唱这首歌。
5.围绕课程和词汇编写一套有用的多语言歌曲
许多学前班使用主题单元的课程,也会通过音乐帮助孩子记住信息和吸收内容。关于形状、颜色、交通的主题曲目可以提升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可以在这些主题中包含其他语言的歌曲。英语语言学习者可能对某个主题的学术语言不熟悉,这可以引发有关词汇的有趣对话,也可以帮助孩子发现不同语言之间的异同。
信息来源:哈佛教育研究生院
编译者:周琳
责任编辑:邹素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