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马锡初级学院(Temasek Junior College, TJC)的高伟老师入围2021年新加坡总统教师奖。通过采用翻转课堂等创新教学方式,他树立了真实学习的精神。
大多数教育工作者都会认同这一观点,即在取得出色成绩之外,让学生在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过程中找到乐趣也至关重要。对于新加坡淡马锡初级学院经济系系主任 高伟 而言,他正以极具感染力的态度行事,热情拥抱技术及其应用。
在学生和同事中,他以混合式学习方法而闻名。自 2018 年以来,这位具有前瞻性思维的教育家在部分课程中开启了“翻转课堂”模式,以一种同行从未尝试过的方式将技术应用于教学。
即时反馈“翻转”学习过程
传统教学中,大学生在上课前需要收集资料和阅读笔记以提高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力,然后才能游刃有余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完成家庭作业。然而,学生在上课前的准备程度各不相同,许多人最终并没能掌握课堂上讲述的概念。未掌握知识的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会发现应用知识变得有些困难,他们不得不在反馈闭环之前等待辅导,从而产生沮丧情绪。
高伟研究通过将时长50 分钟、400人参加的讲座中所教授的内容转变为由教育部开发的家庭学习平台学生学习空间(Student learning Space, SLS) 上的一小段视频来改进学习流程。
每个讲座,分为若干个五分钟的部分,中间有多项选择题,以测试学生是否理解。他们的回答,无论对与错,都会为研究提供有用的数据,让高伟知道在接下来的讲座中应该关注什么。他还在讲座中安排了竞赛测验等活动,这反过来又有助于完善教程,把应涵盖的内容纳入其中。
“现在讲座与辅导课之外,作业明显减少了;在个别辅导中,我们开展动手练习,学生会立即得到反馈。知识的应用是学习中比较困难的部分,而这一次,老师在那里手把手地教学生。”高伟解释道,他在几个班级中都使用一个主题试行了这种学习模式,然后在2020年在所有经济学班实施了该教学模式。
他对教育技术的热情在该校任教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在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部任职期间,他积极参与并将一套基本的经济学课程大纲转换为SLS供教师适应。“我曾考虑过在中学任教,这将是一个不同的挑战,也可以拓展我的教学视野。但是在开发了SLS资源后,我回到经济学方向完成了这个研究闭环,并在实地教学中观察了它的执行情况。”他说。
“我们既是老师又是学生”
作为混合学习的早期采用者,高伟说他并不能保证这种方法奏效,但是这位创新者对所有真实的反馈都报以极高的关注度。
“我们定期询问学生的想法。如果发现提供的课程包太过冗长,我们会努力缩减规模,”他解释说,“对于我们正在努力学习,并且希望真正帮助学生学习这一事实,我们是持开放态度的。在实验过程中,当然会出现一些小插曲。”
高伟谦逊而充满活力,他的表现恰恰说明了教师可以身兼数职,既是教师也是学生。“学习是一种技能和性格特质。我们主动学习时,展现出的性格特质也会被学生看在眼里。”他说。
尽管混合式学习在学生中越来越受欢迎,但高伟也一度面临着挑战。对学习的积极和开放态度促使他采用了Nearpod,这是一种激发课堂互动的应用程序,是他之前的一个学生介绍给他的。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手机上使用Nearpod应用程序回答问题,教师可以看到每个人的答案,甚至包括图表。“马上就要成功了,这应该算是拼图游戏的最后一块了。”他兴奋地说。
“你会看到哪个学生钻进了错误的兔子洞里,然后马上做出反馈。现在课堂上的反馈循环要紧密得多。”他说。Nearpod这款应用大受欢迎,如今即使学生来教室上课,教学团队仍然继续使用它。
不仅课堂上的互动性增加了,学生们还通过重新观看在线讲座,拥有了更大的学习自主权。早些时候进行的一项调查还表明,接受混合模型的学生比没有接受该模型的学生表现出更强的动力和更高的分数,这个比例大约是10%。
为此,他热切期待未来教育技术所带来的令人兴奋的可能性,例如人工智能驱动的自适应学习,即基于学生在测验中的表现决定他们的教学需要,系统会引导他们到相应的学习章节,并设计更多基于项目学习的方法,通过SLS支持学生获取教学内容。
挑战学生真实的学习
高伟不仅利用技术让学生接触经济学,还经常引入现实世界的问题,以便学生能够产生共鸣。
新冠病毒被证明是一座可供教学课程开放的金矿。当看到排队购买口罩的老人越来越多时,他提出了成年工作者购买口罩的机会成本。当疫苗推出时,他又让学生们讨论公众接受优质商品的方法。
每年,学生会观看新加坡政府预算案演讲的现场直播,辅以准备好的小吃,由老师进行持续的评论。“这是我们在教学大纲中建立真实性的方式——让课堂活跃起来。”他说。
自高伟在2018 年加入学校以来,由于他主动将教学大纲与现实世界的事件联系起来,并使课程笔记更加简洁,现在大约一半的经济学学生得分为 A,从原来的占比35%提升到占比40%。
在经济学之外,高伟还在淡马锡人文项目中推进他的工作,该项目旨在通过实践研究不平等这样的社会问题,以及磨练领导技能来拓宽顶尖学生的视野。
例如,他将一年一度的淡马锡杰出演讲者系列转化为学生主导的项目。在半年的时间里,学生们专注于某一个主题,如2020 年的主题是气候变化,并认真完成了一场引人入胜的会议。其中包括为同行组织会前会议,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主题、委派任务以及管理日程和预算。
“我们赋予他们举办活动的自主权,同时充分考虑时间问题,经济学知识也派上了用场,这完全是一次关于资源管理的尝试。”他评论道。最后,共有500名本校和外校的学生参加了此次互动活动。
高伟还积极利用顶尖人文科学学生的顶点项目(Capstone Project,该项目是美国中学或高校阶段针对临近毕业的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种综合性课程)来加深学生对探究过程的理解和欣赏。学生们研究选定的主题,并制作一篇学术论文,然后提交给同行。因为他们已经熟悉研究方法,所以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探究的艺术和科学感兴趣,一些已毕业的学生发现这个过程在大学里特别有用,因为在大学里他们不得不仔细阅读期刊文献。
高伟还在同步监督另一个他研究领域之外的项目。一名学生决定调查模因(memes,指在模因理论中文化传递的基本单位)是否可以回答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这显然并不是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使用人文学科学生好奇和密切关注的话题,可以帮助学生看到严格探究过程的价值,从而更好地了解人性。”
高伟希望激发学生对收集甚至创造新知识的热爱。“我们希望学生以自我导向开展新知探寻,并享受这个过程。成功当然是令人心动的,但我们更关注如何达到这个目标。”
信息来源:《Schoolbag》教育新闻网
编译者:谢婉莹
责任编辑:邹素仪